永遠的榜樣
——讀《把一切獻給黨》有感
閱讀了吳運鐸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后,心靈深受震撼,也為主人公的精神所折服。
吳運鐸,一個閃亮的名字,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為了心中的理想,他身殘志不殘,用自己的勵志事跡,鼓舞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樹立了報效祖國、復興民族的人生觀。
他出身于一個貧苦的家庭,從小無法讀書,為了生存,十四歲就到煤礦做學徒,生存都難以保證,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機械方面的知識,抗日戰爭爆發后,他有幸投入到民族的解放斗爭中,親身體會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并把黨當做一生的信仰。戰斗中多次受傷,后來又從事軍工事業,在一次研究迫擊炮彈拆解的過程中,左眼被炸失明,手指、腿被炸斷,他并沒有放棄,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為軍工產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他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因為心中的信仰——把一切獻給黨。
把一切獻給黨,是一種精神,無論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他堅守信仰,堅信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他沒有沮喪,沒有退縮。他的精神,不僅有堅強內在力量,還有廣泛的感染力、感召力,無論何時何地,始終像明燈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心中有信仰,奮斗有方向,行動有力量。激勵著幾代人,榜樣的精神是無窮的,看;復興號在神州大地穿梭,C919、殲20和運20在藍天翱翔,嫦娥攬月,祝融探火,天宮巡天,蛟龍入海,正是這種奉獻精神,讓那個曾經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一去不復返,讓我們偉大的祖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把一切獻給黨,是一種無私的奉獻,作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魯迅筆下的“?!钡木?;吃下的是草,擠出的是奶。把黨的宗旨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犧牲小我,服從大我。他和錢學森、袁隆平等許多科學家一樣,有著博大的,如巍峨山岳、蒼茫大海般的胸懷,為國家的繁榮昌盛默默奉獻自己的一切。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有些人道德水準和認知水平也發生了變化,實用主義抬頭,覺得奉獻精神已經過時,還有人覺得這是傻。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明白:吳運鐸這種奉獻精神不僅沒有過時,還要大力弘揚,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沒有正確的信仰,這個民族就沒有脊梁,沒有靈魂,更不會有希望。我們更要以他的精神為榜樣,自強自立,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和道德水準,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弘揚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珠海公司 周仕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