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通心菜
傍晚,開車漫游在田野里的我們偶遇了一畔菜地,是通心菜。嫩綠的身子從土地向上延伸,細小的莖干看起來不禁風雨卻挺拔有力,向人們訴說自己的強韌。我會心一笑,不由得想起了兒時總是盼望著吃第一茬嫩綠的自己。
清明時節,家鄉里除了最重要的祭拜活動,其次便是插秧了。春分之后,淅淅瀝瀝的小雨一直下個不停,粵西人差不多就要開始當年的水稻春種了。如鏡般清晰的水田面被犁翻、攪渾,最后又被耙平,再拋插上驚蟄前后就已播種的秧苗,這才算勉強完成這一年的春種。這是母親一年之中最忙的時候之一,雖然父親會幫忙犁田耙地,但看顧秧苗、引水、平整水田等活計仍使她忙得夠嗆。像引水這活兒,村里都共用一條引水渠,如果不趕巧下午已經有人家搶先開始引水了,那么大概要等到黃昏才輪到我家,細小的渠水去到田地里,直到半夜才能灌滿田間。這期間,母親總要伴著濃濃夜色多跑幾趟看顧,以免鄰居偷偷把水“借”走。就這,母親已覺得還算幸運,畢竟凌晨四五點拿著手電筒去田里引水也是常有的事。對比母親的奔忙,我忽然覺得兒時讀書之余還要到田里插秧這件事不值一提。
盡管田間的勞作已如此辛苦,母親還是會買上些通心菜種,在春種農忙之余掩埋到菜地里。春雨滋潤幾日,嫩綠冒出地面,直至田里的稻秧更粗更蒼翠時,這第一茬通心菜就可以上桌了。而若是去年地里老菜種沒有掘,松松土施點肥,那么清明插秧時就可以吃上新鮮嫩綠的菜苗子了。兒時家貧,一周興許能吃上一回肉,對那時的我來說,這第一茬通心菜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珍饈之一。因此,每當稻苗春種時,我干活總是格外賣力,就盼著這掐尖的嫩葉翠桿改善伙食。晨間擇下的纖苗細葉還沾著雨露,傍晚洗凈下油鍋,再加入些拍碎的老蒜,人間美味也不過如此。每每這時,我都要把著飯碗圍在鍋灶邊。伴隨著口水的吞咽,我誓要做通心菜上碟后第一個動筷的人。母親此時也總會笑話我是趕吃的饞貓,貼著鍋邊轉。
坐在車上的我咂了咂嘴,仿佛已經看到第一茬菜苗子出鍋了,空氣中滿是夾雜著蒜香的菜香味。憶及此處,我不由得心情低落,因求學和工作離家多年,我已經很久沒有吃到春天第一茬的通心菜了,就連母親做的菜也鮮少吃到了。記憶中的菜香味,已經越來越模糊了。同伴為了安慰我,驅車到鎮內的食肆點了些菜請我吃,我嘗了嘗通心菜,清甜,卻也不是記憶中的清甜,只能聊以自慰了。
文:中山分公司 黃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