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豆腐乳
農歷新年后返工,同事丁姐送我一瓶從老家帶來的豆腐乳。小小的玻璃瓶里,幾塊米黃色的豆腐乳靜靜地躺臥在紅彤彤的辣椒油里,端莊秀麗。中午去食堂吃飯的時候,忙不迭地用筷子夾出一塊,送到鼻子邊,深深地嗅一下,一股醇香悠遠的味道撲面而來,讓人瞬間食指大動。夾一小塊送入口中,麻辣咸香,回味綿長,還是那熟悉的味道,那是故鄉的味道,那是媽媽的味道,那是鄉愁的味道。
在我的老家,豆腐乳也叫臭豆腐或霉豆腐。小時候,由于物質條件匱乏,豆腐乳是家家餐桌上的常見菜。每年冬天,媽媽都會用自家種的黃豆去豆腐作坊里做十幾斤豆腐。做好的豆腐,一小部分泡在水里吃新鮮的豆腐,另一部分用油炸了,拿線穿起來,掛在墻上,可以吃好久。剩下的則全部用來做豆腐乳。先把新做的豆腐瀝干水分,切成正方形的小塊塊,然后擺放到簸箕上,放在太陽底下曬。曬的時候要隔一段時間用筷子翻動一下,避免曬的不均勻。
曬豆腐的時候旁邊離不了人,因為冬天地里的莊稼都顆粒歸倉了,鳥雀們找不到吃的,就會飛來偷吃農家院里曬的豆腐。因此每逢曬豆腐的時候,媽媽都會拿把椅子坐在簸箕旁邊,戴著頂針,納著千層底的布鞋,間或拿針在頭發里蹭一下,再不時停下來翻一翻豆腐塊。不一會,簸箕旁邊就會圍坐起一群村里的婆婆媽媽們,東家長西家短地嘮著閑磕。嘮嗑的時候手也不閑著,有的織著毛衣,有的繡著鞋墊,有的納著千層底。溫暖的太陽照得人渾身舒坦,不知不覺中,日影偏移。這應該是終年操勞的媽媽一年中最清閑的時光。
經過三到五天太陽的曝曬,先前豐滿白胖的豆腐塊急速瘦身,變黃變硬。這時候,媽媽會找來一個粗糙的大瓦盆,洗凈晾干,把先前曬好的豆腐塊都轉移到這個大瓦盆里。撒上鹽、白酒、紅曲、五香粉和辣椒粉,將盆里的豆腐拌勻,再用干凈的塑料薄膜包好瓦盆,外面再包上舊棉襖,放到稻草堆里去發酵。因為冬天天氣寒冷,溫度低,不利于豆腐發酵。放到稻草堆里可以保持恒溫,便于發酵。十幾天后,瓦盆里的豆腐就長出了白毛,發出好聞的豆腐乳的香味。然后將這些發酵好的豆腐塊轉移到一個干凈無水的瓦罐里,密封起來,要吃的時候用筷子夾出幾塊來,放到碗里,蒸米飯的時候放到鍋邊蒸一下,再淋上幾滴香油。一道下飯的好菜就做好了。有時候上學著急,而媽媽的菜還沒做好,就著這一塊豆腐乳能送下一碗米飯。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離家在縣城上學,每個月回家一次拿錢拿米,每次媽媽都會給我提前準備好兩罐豆腐乳帶去學校,特意用香油泡著。那寡淡無味的學校飲食,正是因為有了家里帶去的香油豆腐乳而變得有滋有味。豆腐乳,陪伴了我的整個高中生活。
看著眼前這瓶豆腐乳,往事一幕幕浮上心頭,漸漸明白之所以迷戀豆腐乳的味道,原來是迷戀媽媽的味道,迷戀故鄉的味道。
我那無處安放的鄉愁啊。
文/圖:中山分公司 周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