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已來到我們身邊
隨著人們生活逐漸富裕,浪費的現象亦越來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饅頭,吃了一半的米飯,喝了一半的湯……這些在貧困地區吃不到的食物卻被有些人扔進了垃圾桶,舌尖上的浪費讓我們覺得十分心痛。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開始施行,這樣一部法律似乎并未引起社會公眾的過多關注。直到前段時間,網絡上曝光了極其荒唐的一幕:成箱成箱的牛奶在擰下瓶蓋后被倒入水溝。這一魔幻情節之所以在現實中上演,是因為某選秀節目引入打榜投票環節,粉絲需購買贊助商奶制品,掃描瓶蓋內的二維碼才能為偶像助力。因此,一些狂熱的粉絲花錢購買大量鮮奶,掃碼打榜,牛奶開蓋后,喝不完,又無法保存,就雇傭工人倒掉了。事后受媒體采訪,才意識到《反食品浪費法》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
記得小時候曾看過一部《小龍人》動畫片,故事情節中“小龍人含著眼淚雙手捧著大米飯團吃得香極了”的畫面,深深觸動了我,至今難忘。打小不愛吃米飯的我,總是趁父母不留意,偷偷將碗中剩余的米飯倒進垃圾桶,再扔進碎紙屑加以掩蓋。自從看了那部動畫后,我每次吃飯都細細品,慢慢嚼,腦海中不斷浮現著那個感人的畫面,瞬間覺得米飯真的好香,我也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改過自新,不再浪費糧食”。慢慢地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長大后和同學、同事一起聚餐時,我也提醒大家不要浪費糧食,還調侃地說:“浪費就是一種犯罪”,沒曾想現在還真是了,浪費食品要處罰追究法律責任。父母也是我的好榜樣,他們勤儉節約,家里的生活用品、電器等,能修好維持用的,絕不換新,他們珍惜糧食,不浪費一粥一飯。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老祖宗對我們的殷殷教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每個人小時候都倒背如流的詩句,反觀長大后的我們,不要忘記了初心,節儉是美德,是精神富足的體現。
《反食品浪費法》已經來到我們身邊,這部法律的施行將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健康習慣。疫情當下,希望我們能夠共同攜起手來傳遞正能量,珍惜糧食,注重節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將節約意識植入思想觀念中,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健康文明“新食尚”,主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節儉樸素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節約糧食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文:內蒙古公司 劉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