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學習有感
對于生于八十年代初的我來說,毛澤東這個名字既熟悉又有些陌生,他常常被人們在話語間提及,或在詩詞中出現。幼時的我性格怯懦,極少出門玩耍。姑姑有一個書柜,從初識字開始,它就成了我兒時快樂的最大源泉。還記得書柜中有一套毛澤東全集,白色的書皮,簡單的幾個字,每本都是厚厚的,具體有幾本已經記不清,只記得偶爾翻看幾頁,卻看不太懂,也無甚樂趣,最后變成望而怯步,至今未曾完整拜讀。隨著年歲漸長,我升入初中,離開家來到縣城,縣城市中心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尊毛主席銅像,昂首挺胸,目視前方,右手向前揮舞,像是在向人們致意。當時年齡尚小,還不能真正體會毛澤東這個名字對中國、對于中華民族,對于世界來說的意義。時間匆匆而過,我從求學、工作、組建家庭,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年近不惑,我的成長和中國快速發展走在了同一條軌道上。
但是在我的心中,毛澤東依然是一個模糊的身影,他似乎只是一尊偉岸的雕塑,他的性格、感情,他作為常人的一面極少被人們提及。此次韶山之旅,除了了解毛主席的生平以及他對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了解到一些毛主席的感情經歷和家庭生活。他的妻子楊開慧為了革命大義而從容赴死,毛主席聞訊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建國后他又寫下了懷念妻子的著名詩篇《蝶戀花·答李淑一》。
在革命過程中毛家有六人為革命犧牲,直至抗美援朝戰爭開始,毛澤東讓兒子毛岸英入朝參戰,有人問毛主席為什么要讓自己的兒子上戰場,毛主席回答:“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得知兒子在戰場上犧牲后,毛澤東的眼圈濕了,卻沒有流淚,過了許久,才發出一聲嘆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毛主席逝世后,中央警衛局在清理毛澤東的遺物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小柜子,里面裝的是毛澤東珍藏的毛岸英的幾件衣物。從毛岸英犧牲到毛澤東逝世,相隔26年,毛澤東是在怎樣的悲痛和寂寞中把兒子的這些衣物珍藏在身邊的?這26年里,毛澤東在北京的住處,至少搬了五次,他是怎樣瞞過所有的工作人員,沒有讓任何人經手這些衣物的?這些衣物再一次呈現在人們面前時,已經又過去了很多年。一位老父親對離去孩子的思念,默默地壓在衣柜底下,近半個世紀。夜深人靜,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一位老年喪子的父親,獨自一個人,把孩子留在家里的衣物一件一件地疊好,收起,放到衣柜深處。這一切,也許就是在那個悲傷消息傳來的夜晚。他是否也曾經在那些翻身起床的夜里,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父親一樣,把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來,輕輕撫摸?這些衣物上,是不是也曾浸染過一個男人的眼淚呢?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敢深究,我們不忍細想。
毛澤東是中國革命的旗幟,他為革命勇于犧牲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皢柹n茫大地,誰主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文:珠海公司 張浩勃